您好!今天是

社情民意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建言献策 > 社情民意 >

农民对农业科技创新有“六盼”

时间:2014-12-05 09:26:44信息来源:阅读: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再次把发展的目光聚焦在“三农”问题上,让基层广大农民群众倍感欣慰,深受鼓舞。连日来,笔者在一些乡镇、农村走访时发现,无论是在街头巷尾,还是在田间炕头,老百姓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业科技创新。同时,他们对农业科技创新有六盼:
        一盼尽快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由于农业生产中旱、涝、风、雹、雪等自然灾害频发,每次灾害的发生都给农业生产造成减产减收甚至绝收,这不仅仅表现在粮食种植业上,而且还表现在养殖业、林果业上。好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开展设施农业保费补贴试点,扩大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范围,扶持发展渔业互助保险,鼓励地方开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建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这给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希望和期盼。
        二盼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今年中央的一号文件中指出:“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这话实实在在地说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广大农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而在过去的实际工作中,少数地方存在着培训次数少,图形式、走过场、搞应付的现象,培训的对象也往往只是村干部。年终检查验收时搞假报表、虚人数来蒙混过关。因此,老百姓盼望上级各部门能借助一号文件的东风,实实在在地把农民科技培训搞得扎实有效,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农业科技,让农业科技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使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过程。
        三盼尽快建立农技推广网络。目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网破、线断、人散,从而使农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成为束缚农业发展的瓶颈。好在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越来越重视,粮食生产安全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县(市)、乡两级的农技推广站也建立完善起来,但“最后一公里”的村组农技小组却没有组建。随着农村土地的集中流转和集约使用,组建村级农技服务组势在必行,因此要健全村级农技推广网络,加强农村科技队伍建设。同时,盼望上级农技部门派出的农业科技人员能够经常进村入户,有针对性地一对一、一帮一,一线解决农民种、养、植等方面的具体科技难题。特别对边远山区农民长期缺乏科技指导,仍在进行着传统的甚至是近乎原始的刀耕火种式的落后方式,要进行彻底性改造。
       四盼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同时,农民群众期盼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科普惠农兴村”项目,实现“以奖代补、以奖带面、榜样示范”作用,充分调动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性,为促进农村科普事业发展、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发挥推动作用。
        五盼政府要加强正面引导。各级政府要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实行土地的规模、集中、有序流转,大力培育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生产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创造、提供极大的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六盼建立农业技术驻村服务点。应把“农技下乡”变为”农技驻乡”,目前技术下乡这种短期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农民需要,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科技服务。通过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大力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使农技服务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一方面可以开设农技信息服务绿色通道,建立农村24小时服务热线,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一批农村科技“二传手”,成为“常住”在农民身边的“土专家”。
(bet365备用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