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风情”之二--------傩戏
时间:2014-12-05 14:39:55信息来源:阅读:次
颜 英
傩戏是旧时迎神赛会、驱逐疫鬼的一种仪式,又称地戏、傩堂戏、傩愿戏、还傩愿,即事主家有所求之事就向神许下愿心,愿心已了就由巫师代事主家向神还愿。还愿时举行的仪式就是傩仪。还愿则必戏,演唱傩戏的班子称为“坛”,班主则称坛主或掌坛师。演出时以三五人头戴木制面具,一人主唱,众人合之,随着锣鼓的伴奏且唱且跳,虽动作呆板而不失风趣诙谐,歌腔单调却也词粗理正。
还坛神有24堂法事、十二个剧目。剧目大多为劝善、劝孝、劝勤劳等内容,也有打趣解闷的内容。
恩施傩戏文化继承了巴巫文化,并与后来的土家傩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土家族傩文化,在中国傩文化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位置,它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元宗教,其中包括巫教、佛教、道教等元素。作为一种奇特的原始文化现象,它在三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积淀,隐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为人类学、民族学、宗教民俗学和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恩施市红土乡是我国目前保存傩戏最丰富、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是我国西南地区傩戏文化的代表。
红土的傩戏一直很活跃,现在就有两支队伍,石灰窑的蒋品三、大河沟的邓义山,两支队伍都有从业人员10人左右。他们都是农民,演出多是手口相传。农忙时务农活,农闲时忙演出,既有不错的经济收入,又让农民得到精神享受。
如今,蒋品三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邓玉书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加强指导,现在的两个傩戏团都由年轻人执掌,传承工作良好。
傩戏演出,必须戴面具。傩戏面具又称“护脸子壳壳”,它是傩戏的主要标志,巫师戴上它就被赋予一种神的象征,将人的愿望传递给“神”,代“神”将其旨意传达给人,因此,面具就成了人神一体的载体。
恩施傩面具雕刻手法细腻,想象大胆,种类众多,使用面广,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民俗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主要分为“演出类面具”、“供奉类面具”和“传说人物类面具”。演出类面具是演员在演出过程中戴的,主要有“斗口灵官”、“判官”、“土地”、“杨戬”等;供奉类面具是在举行傩仪和演出时供奉在事主家堂屋里,如傩公、傩母、土家“大二三”神、“丫角九娘”等;传说人物类面具是制作者根据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想象雕刻的面具,其原型不受约束,尽量发挥想象,造型手法大胆活泼。
近几年,为把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有形的方式记录或保存下来,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认识,红土乡鼓励群众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通过数码照相机、录音、摄像、电脑、多媒体等方式记录无形文化遗产,同时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活态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族民间艺术“活”起来。
现存于恩施市红土乡的“恩施傩戏”,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傩戏”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委员名录
- 政协恩施市第九届委员会05-08
- 政协恩施市第八届委员会05-08
- 政协恩施市第七届委员会05-08
- 政协恩施市第六届委员会05-08
- 政协恩施市第五届委员会12-10
- 政协恩施市第四届委员会12-09
- 政协恩施市第三届委员会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