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调研报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建言献策 > 调研报告 >

既要“退而结网” 更要“放水养鱼”

时间:2015-09-08 14:35:25信息来源:阅读:

——关于恩施市民营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市政协调研组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是支撑和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了解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应对之策,受市政协主席刘羽委托,市政协副主席蔡万高带队,于5月12日—14日,深入乡镇、企业,通过视察现场、走访企业、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就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向好
        ㈠从对市域经济贡献看。一是拓宽了增税渠道。2014年,恩施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3.5亿元;实现税收收入21.1亿元,其中,国税收入5.7亿元,地税收入15.4亿元。从占比来看: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地税14.6亿元,占地税总收入的94%,同比增长18%;提供国税3.7亿元,占国税总收入的65%,增长39%。二是促进了就业创业。2014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0229个,其中,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的就业岗位占90%以上。同时,土家女儿城、硒都茶城、武陵国际建材城等大型专业市场建成,带动了一大批创业者入驻,进一步激活了商气。三是优化了产业结构。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活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促进了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生态工业转型升级、旅游商贸提质增效。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2.55亿元,增长5.3%;工业总产值达到97.02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7.32亿元,分别增长5.5%、10.5%;全年接待游客106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1亿元,分别增长18.8%、38.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4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6:40.3:43.7。
        ㈡从市场主体成长来看。一是数量快速增长。2014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了44886户,注册资本(金)总额151.9亿元,其中民营企业4159户,个体工商户365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25户。新登记市场主体11010户中,其中民营企业1409户,个体工商户939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60户。二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从产业结构来看,全市4159户民营企业中,涉及第一产业的有262户,第二产业有401户,第三产业有3496户。个体工商户涉及第一产业的有202户,第二产业2064户,第三产业27561户,其他有6673户。实体经济已经成为推进六大产业链建设的主力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变壮。三是龙头效应持续增强。2014年,全市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达到74家,带动涉农市场主体增长,尤其是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3家,达到579家。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7家,达到71家;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6家,达到117家,带动村级综合服务社增加到60家。
        ㈢从市场竞争力来看。一是资源型企业优势明显。突出山水资源和土(家)苗文化元素,先后建成土家女儿城、奥山世纪城等文化旅游综合体,土家女儿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能力达到240万人次。突出生态绿色有机,涉农企业逐步壮大,带动恩施市特色农产品走出恩施,走向全国,并闯入了国际市场。2014年,完成外贸出口1.26亿美元,增长15.2%。二是品牌竞争力不断显现。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品牌价值分别达到6.81亿元、6.01亿元。“湖北思乐”、“山里星”、“龙希”、“米迪”等9件商标已成为恩施州知名商标,其中“思乐”、“芭蕉”两个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思乐”牌冷鲜肉、腊腌肉系列及恩施玉露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板桥党参、石窑当归、双河紫油厚朴、恩施玉露等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市获得三品认证企业有15家,共计44个产品。
        二、民营经济发展“瓶颈”不少
        虽然恩施市民营经济得到突飞猛进发展,市场主体“铺天盖地”,但“顶天立地”的大型民营企业基本没有,不少企业反映“形势一片大好,但困难却解决不了。”经过梳理,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困难和问题。
        ㈠产业化与城镇化存在争地现象。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都需要土地,但每年的用地指标受到了严格控制。一是工业用地难落实。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用地指标主要向城镇化倾斜,产业化发展用地受到了限制,比如白果乡11家工业企业,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有6家,都没有用地指标。二是拆迁周期长。比如六角亭生态工业园,不少企业有进驻意向,有的已经交纳保证金并摘牌土地,但因为征地拆迁的原因,迟迟无法供地,企业无法落地。三是规划调整频繁。比如硒茶产业园,由于山体保护规划,原来划定的区域可用面积大幅度缩小,产业园建设启动近两年时间,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还比如有的企业选址落户刚刚投入生产,由于城市规划调整,又将面临二次搬迁。四是有用地指标的工业园区建设缓慢。“三园一中心”中的三个工业园区,没有一个像模像样建成,企业不但不能落户,还挤占了全市用地指标。五是地价偏高。与周边地区相比,恩施市用地成本偏高,不利于工业项目落地。比如,六角亭生态工业园土地挂牌价为27万元/亩,含税金地价高达近40万元/亩。其他县市如宣恩县工业用地最贵的只需要15万元/亩,如果项目比较好还有优惠,最低可以优惠到12万元/亩。再比如宜昌猇亭区,工业用地通过竞价获得也不到30万元/亩。
        ㈡“家族式”管理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市场观念淡薄,缺乏“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有一定的积累后,不敢、不愿、不能放手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比如有的企业不敢融资、不愿贷款,不能接受同行业大企业的并购,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山寨意识较浓,小富即安即可,导致引进和使用人才的机制不健全,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二是民营企业布局分散,产业聚集度不高。突出表现在与“六大产业链”建设布局关联度不够紧密,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六大产业链中,烟草、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和信息四大产业链条,占据龙头地位的都是国有或集体企业,只有茶叶和畜牧产业由民营企业占据龙头地位,其中茶叶产业有龙头企业32家,畜牧产业有11家。三是重销售、轻技术;重短期效应,轻长远规划。在资本投资倾向上,不愿意在自主创新方面进行投资。名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不少企业还停留在产品的初加工阶段,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高新企业只有9家,而且缺乏核心竞争力。四是对大政方针研究不够,缺乏对市场规律的把控力、洞察力。有的企业从立意时就已经被市场淘汰;有的建好了再咨询政策,结果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有的不愿意随着政策调整,转变经营领域和方式,不少企业家只认自己的“死理”,不研究发展大势,对政府有抵触情绪。比如太极生化公司主要从事农药生产,这个产业已经是其他地方正在逐步淘汰的产业,但该公司还想继续扩大规模,而不是转向生物农药或是其他符合全市产业布局的产业。
        ㈢人才外流与本地用工存在矛盾。恩施市是一个劳务输出量比较大的县市,一大批优秀人才外流,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了留住这些人,恩施市每年都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今年3月,250余家招聘单位进场,为求职者提供岗位3000余个,招聘人数达12000余人,但达成意向性求职的只有1268人。据人社部门统计,全市目前最紧缺的是四类人才:一类是普工,如操作工、营业员、收银员、服务人员、保安等;二类是技术工人,如汽车维修工、平车工、机电工、缝纫工等;三类是企业销售人员,如酒水促销员、保险销售人员等;四类人员便是大型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比如创偲诺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人才和中层干部,基本上都是外地人,本地人培养出来后,又辞职到沿海去打工,形成了恶性循环。位于白杨坪镇的茗道茶厂,熟练的技术工人都来自河南,本地工人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人才培养体系还未建立,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
        ㈣政策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要求还有差距。一是缺少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性政策。虽然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但具体到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还没有,政府的扶持力度和民营经济所做的贡献不对等,有所缺位。同时,市级层面关于民营经济发展规划滞后,任其自由发展,没有指导性意见,导致产业特色不明显,市场主体投资方向不明晰。二是小微企业扶持资金发挥作用不明显。近三年小微企业扶持资金是1.09亿元,但是,这部分资金没有真正帮助小微企业成长为实力较强的大企业。主要原因是“撒胡椒面”的投放方式不科学,没有针对成长型小微企业,资金没有用在关键处。三是产业发展基金的投放方式和审批机制需改善。从2013年开始,产业发展基金每年是2.8个亿。一方面,这笔资金只安排给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投放范围太小。另一方面,借款程序复杂、周转期短。审批要从市里到州里,时间将近两个月,实际周转时间不足10个月。尤其是时间与生产需求不匹配,往往是企业急需用钱时,要么资金未到,要么到了偿还期,对企业的帮助作用有限。
        ㈤配套服务跟不上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一是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一方面,由于恩施城区规划由州规划委员会审批,三个园区的规划多次调整,加之征地拆迁进展缓慢,影响了园区建设进度,导致企业落户率低,聚集效应不明显。另一方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备,比如金桂大道片区给排水管网不完善,企业入驻后无法正常营业。二是政府部门服务水平需提高。一个项目落地有项目许可、项目选址、项目建设等多个环节,要经过可研、环评、土地审批等多项审批,前置条件过多。同时,职能部门监管强于服务,服务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社会服务体系还未完全建立。一方面,中介、物流等服务机构少,大多是“红顶中介”,垄断经营,收费高、服务差。比如,创偲诺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销往海外,由于恩施没有海关、没有国际物流,报关要到武汉等地,物流要多次中转,结算中心也要建到沿海城市,增加了经营成本。另一方面,融资难、融资贵亟待破解,原因有三个层面:第一是金融机制不灵活,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融资渠道单一。第二是大部分金融机构注重服务大企业,对小微企业融资设置的门槛较高。第三是业主融资思路不开放,对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四板挂牌、三板上市等新型融资方式不了解,过度依赖银行贷款。
        三、民营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关爱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既要“退而结网”,抓好谋划和布局;更要“放水养鱼”,搭建好发展平台,营造好发展环境。为此,我们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建议:
        第一个层面:需要市委市政府请求上级协调解决的问题
        一是用好产业发展资金,改进和完善“借、用、还”管理办法,提升资金使用实效。积极争取州委州政府建立由市审批、州备案的资金使用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手续。出台资金调度实施细则,建立评审机制,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加大规划协调力度,积极向州争取,州规划委员会只审批园区大规划,将修详规和内部控制权限下放到恩施市。
        三是积极促成设立恩施海关,引进国际物流公司,完善涉外企业服务体系。
        四是加大金融机构协调力度,引导银行从“等人上门贷款”向“出门找人贷款”转变,将恩施的存款用在支持恩施发展上,不让资金外流,防止用贫困地区的资金支持发达地区发展。同时,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鼓励银行向产业发展投资。
        五是争取更多用地指标。恩施市是全州唯一的省级重点开发区,用地指标要给予更多倾斜。特别是在低丘缓坡开发利用指标,农村集体土地利用政策上给予更多照顾和支持。
        第二个层面:需要市委市政府着力解决的问题
        ㈠突出理念先导,强化市场意识。通过组织企业主参加MBA脱产或函授教育,参加企业经营管理高层次讲座论坛、企业沙龙等活动,提升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素质,着重树立三个理念、强化一个转变,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新形势。三个理念:一是做企业家不做家族企业。引导民营企业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管理,逐步从个体业主制、合伙制,转向股份合作制、公司制,实现由单体型向产权多元化的混合型转变,实现所有权和经营者分离。二是用现代管理打造“百年老店”。引导企业聘请职业经理人,建立梯形团队,按照现代企业标准,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努力构筑现代企业管理新机制。注重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用事业、感情和待遇留住人才,同时拓宽视野,舍得花钱培养人才,不惜重金引进人才,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三是在产业链上建企业。结合六大产业链建设,兴办实体,保证企业发展思路与政府发展定位一致,避免产业重叠、资源浪费。同时,依托优势资源,做出特色。一个转变,即引导民营经济业主转观念,从找市长转变到瞄市场,从“闯红线”转变到“守底线”,从“画地为牢”转变到放眼世界。通过转观念、显特色、强管理,苦练内功,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
        ㈡突出政策支撑,鼓励能人创业。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通过政策激励能人创业,引导企业强化管理,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一是要切实把民营经济作为重要经济增长极,突出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将民营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增长点统筹谋划。本着“放水养鱼”的原则,制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机制,及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衡量各乡镇办自主增长能力的重要指标,纳入工作考核,对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税收增速排名前列的乡镇办实行奖励。二是抢抓金融改革机遇,引入民营资本发展中小型银行,切实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压力。同时,引进一批有实力的投资机构,引入政府信用,建立融资基金。三是盘活创业贷款担保基金。一方面,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程序,鼓励能人创业。另一方面,扩充基金总量,提高贷款比例,延长贴息年限,推进扩面增效。
        ㈢突出品牌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围绕六大产业链建设,力争在每条产业链上打造1—3家龙头企业,打造产业品牌。一是在提升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第一,积极走内源性发展之路。重点是做大一批骨干企业,从全市范围内筛选出一批产业拉动强、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在领导精力、政策、资金和服务等多方面予以倾斜,尽快将这些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发挥民营大企业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第二,大胆走外源性扩张之路。紧紧抓住龙凤试点等机遇,招引一批工业大企业、大集团介入和加盟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全市发展一批产值超亿元的生产加工型民营企业。第三,加强民营资本整合。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重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加强对企业的组织协调,做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增强本地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在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上实现新突破。第一,发挥好科技创新十条意见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向民营企业合理流动,壮大企业的科研力量。第二,扶持民营企业建立自主研发机构。科技管理部门每年选取和引进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帮助企业组织实施,切实提高民营企业的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第三,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已起步的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技术,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开发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发展高、精、深产品。第四,要推动骨干民营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结对子,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三是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市委市政府要制定品牌战略规划,市直有关部门立足全市民营企业和产品的实际,努力培植民营经济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品牌产业,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通过品牌合作、贴牌生产等多种形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引导民营企业从分散小规模经营向规模集约化经营转变。
        ㈣突出环境营造,完善服务体系。重点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上强化保障、优化服务,营造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氛围。一方面,在硬环境上,加快“三园一中心”建设力度,细化功能分区,优化配套设施,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特定功能分区集中。一是平衡用地矛盾,优先供应、优先保障民营企业建设用地,鼓励、吸引民营企业向园区聚集,催生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具备核心技术、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进园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征地拆迁,严厉打击“两违”行为,坚持“走程序”和“做工作”平行交叉推进,为企业早落地创造条件。三是研究土地政策,探索农民土地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本的新路径,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缓解民营经济发展用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软环境上,进一步树立“企业家老大”意识,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健全高效的行政服务体系,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行政审批,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网上审批,尽力缩短办证时限。二是改进服务方式,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协调机制,健全项目审批限时办结、公开承诺投诉、责任追究等制度。三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搭建政府、职能部门、市场主体之间的沟通平台,强化内部资源整合,增强聚集效应。四是加强对职能部门的教育管理,引导市直相关部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主动研究政策,主动为民营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