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调研报告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建言献策 > 调研报告 >

关于恩施州城居民小区健身设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7-09-13 09:14:22信息来源:bet365备用调研组阅读:

bet365备用调研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和民众生活改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随后,从中央到地方先后颁布《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及相关实施意见。
  为深入了解全民健身在恩施市的开展情况,2017年5月,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33名委员,分成四个调研组,采取实地走访、查看资料、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的方式,对州城三办一镇所辖20个社区和87个居民小区的健身设施配置、利用和维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综述如下:
一、健身场所及居民小区健身设施配置情况
  1、城区“15分钟居民健身圈”已基本形成。近年来,州城总体规划更加注重群众健身场所的规划、设计,城区拥有大小广场十余处,亲水走廊、凤凰山公园的人行步道能同时容纳数千人行走运动。另外,城区还拥有体育场馆3处、游泳池6个、足球场9个,能够使用的篮球场154个、羽毛球场106个,常年使用的乒乓球桌104张,全民健身百姓舞台及健身点60个。同时,政府口径总投资约200万元,在亲水走廊、凤凰山公园等公共区域配置健身路径90套656件,居民健身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城区居民健身热情高涨。州城现有各类体育俱乐部15家、广场舞队伍100余支,亲水走廊、凤凰山公园已经成为居民走路游憩集中地,硒都广场、民族广场、州文化体育中心广场、土桥广场等大小广场每天都有各种形式的广场舞表演。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健身场所建设与人民群众需求有差距
  房改以后,州城小区建设没有将全民健身场所纳入小区规划。上世纪末部分房改小区还保存有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绝大部分球场已经演变成停车场。房改后初期开发的商品房小区,包括政府新建的安置小区都没有规划健身场地,小区空地全部用作停车场、消防通道和绿化用地。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三拱桥社区圆梦庄小区,有住房200多栋,户籍常住人口约2000人,无户籍暂住和流动人口约8000人,无任何公共体育设施,更谈不上有公共健身场所。新建的松树坪安置小区2216户,无一处健身广场。虽然从2014年以后,州城部分高档小区开始规划健身场地,但多数开发商只是为了提升楼盘开发价值而自行规划,居民健身场地面积、功能、数量都有欠缺,大部分新建小区均不能满足小区内居民健身要求。
  2、健身路径数量、类型有欠缺。
  调研中发现,社区居民对健身需求强烈,但健身路径严重缺乏,除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房改小区、政府部门宿舍区及少量新开发小区外,80%以上居民小区没有配置健身设施。如六角亭办事处光明小区,现有居民4000多人,仅有两张乒乓球桌。在所走访的小区中,几乎所有小区居民都认为小区健身路径不足,均表达了加大小区健身设施投入的愿望。
  3、健身路径管理、维护有漏洞。
  经实地走访发现,许多室外公共健身路径都处于一种“玩的人不少、管的人不多、器材多隐患”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责任主体不明确,维修费用无人负担,“重配置、轻管理”倾向严重,有的健身路径已经锈蚀却无人过问,有的健身路径被人为损坏但无人追究,有的健身路径成为居民晾晒衣被的架子。
  4、全民健身委员会履职有难度。
  市委、市政府已经成立了市全民健身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文体新广局。由于种种原因,委员会一直没有落实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导致部分居民小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没有被纳入小区建设规划,新建小区竣工验收没有邀请文体新广部门参与。
三、意见建议
  1、新区抓规划。
  将全民健身场地及小区健身路径建设用地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市政府印发的《恩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的通知》要求“新建居民小区和社区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室外人均用地面积不低于0.3平方米”配建全民健身设施;在15分钟健身圈中,“全民健身公用体育场地按人均1.8平方米规划”。具体操作中,要严格落实城市规划,市全民健身委员会要积极参与,文体新广部门要参与居民小区验收评估,对不能达标的小区限期整改。
  2、老区抓改造。
  对于缺少健身路径配置用地的老旧小区,可以就近在公共区域增设健身路径,同时引导居民在附近公共场所开展健身活动;对具备一定条件的老旧小区可以适当增加投入,开辟室内健身场所;鼓励条件较好的小区免费向就近小区开放;对原来因改制或其它原因闲置的库房、危房由政府划拨或收购,改造成健身场所。鉴于州城空地少的实际,可以采取见缝插针的办法,在不影响交通和行人安全的前提下,在绿荫树下、超市门口、小区边角适当配置一些健身路径。
  3、空地抓利用。
  对已经丧失原有功能的空地,调整为健身设施用地或广场。如土桥社区黄家峁,原来有一片近6亩大小的鱼塘,属于土桥村社区集体所有,由于水源不足,鱼塘干涸,现在已变成周边居民的垃圾场,加上附近居民开荒种菜,空地面积正在逐步缩减。该社区居委会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希望将其建成一个健身广场或户外篮球场,建成后可以解决圆梦庄小区及黄家峁周边几千人的健身用地问题。再比如枫香坪移民安置小区,周边有大量新建楼房,常住人口和出租户人口接近20000人,只有5片面积250平方米到600平方米的户外小广场,总面积不到3000平方米,加上该小区没有设计停车场,场地多被用来停放车辆。如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修建一个架空结构建筑,将5个小广场连成一片,面积将大大增加,下层用做停车场,上层作为居民的健身场地,既解决了居民停车难问题,又可以缓解居民健身用地问题,一举多得。
  4、资源抓共享。
  当前,全市部分国有企业及各类学校健身场地宽敞,设置的健身路径种类较多、数量较大,但是由于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这些资源未对市民开放,学校寒暑假和周末休息时间,健身资源均处于半闲置状态,如果能够促成相关单位和学校在空闲时间或者寒暑假期间向周边居民有序开放,将极大缓解健身场地、路径紧张的问题。
  5、管理抓规范。
  一是强化市文体新广局对文体中心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对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服务能力。二是市文体新广局要指导督促城区三办一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建好台帐,要明确健身路径管理的责任主体,充分利用小区网格员资源,加强健身路径管理力度。三是选聘一批群众健身热心人士,参与健身路径维护和管理。
?